昨天,市人大代表徐小江第一時間提交了《有關將大尖山改造為登山類主題公園建議》。建議響應黨的十八大建設美麗中國和市委、市政府全民修身的部署,并結合完善和擴充公園的布局,將大尖山建設成中山市的登山類主題公園。
徐小江表示,中山自建市以來,對公園建設非常重視,先后建成了紫馬嶺生態公園、岐江公園、名樹園、樹木園、金鐘水庫公園等,但與市民健身熱潮相比,我們在擁有綠道、自行車環庫行、公園漫步等健身設施的同時,還應未雨綢繆,豐富公園的種類和功能,完善和擴充公園的布局,擴大公園的絕對面積和人均面積,而及早規劃、建設中山市的登山類主題公園。“現在應該擺上政府的議事日程”。
大尖山山脈位于石岐城區東南,最高要數大尖山(海拔391米)。開車從中山市區到大尖山不過20分鐘的車程,天氣晴好時,從市區都可望到它的挺拔身影。時至今日,大尖山已成為健身愛好者登山運動的首選之地,在我市差不多無人不知、無人不曉,僅2012年重陽節一天,登山人數就高達5萬之多。平時節假日也有不少人喜歡攀登大尖山,估計每年登大尖山人數應該有幾十萬人次。是全中山,甚至周邊城市人們喜愛的山。
徐小江說,作為中山人登山的首選地,大尖山目前已具備一般登山所需要的條件,如基本林相規劃、結實耐用的砌石臺階、小本經營的山頂廟宇、自我發展的食店、初步建成的停車場等。但大尖山的不足之處也很明顯:首先是缺乏統一的規劃管理;其次是登山的道路比較陡峭;第三是綠化、路燈、消防、停車場、沿途亭臺等附屬設施嚴重不足。“最近的利好是:市政府要求三年內完成下達五桂山城市綠道的建設任務。五桂山初步規劃環大尖山登山徑將建成為步行綠道,發展思路比現狀更令人鼓舞。如果沿著這個思路再進一步考慮大尖山的長遠發展和保護,應該說還有拓展空間。”
他表示,現在五桂山辦事處初步規劃把大尖山登山徑建成步行綠道,但由于五桂山經濟總量不大,因此要較好地完善配套相關綠道設施和必要的管理可能較難實現。因此,我們希望能把大尖山綠道公園納入市政府建設工程項目中進行建設,給全市人民創造一個良好的健身休閑之地。他認為該項建設可循相關途徑解決,如將大尖山登山類公園建設納入市財政專項資金。設立大尖山綠道公園建設專項資金,用于保證編制綠道網規劃、工程設計建設及綠道建設的順利推進。如果每年市財政投入1000萬元人民幣,持續投入3-5年時間就有可能見明顯的效果;設立大尖山登山公園的統一管理機構。仿紫馬嶺生態公園、金鐘水庫綠道公園等成功經驗,由市或五桂山辦事處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,負責整個園區的規劃、建設和管理。同時,積極創新綠道建設投融資政策、引入市場機制進行經營、策劃大尖山綠道公園營銷活動等,更好地推動大尖山綠道公園建設。
“當然,這要舉全市之力來運作,因為大尖山不僅僅是五桂山的大尖山,她還是全中山人的大尖山。”徐小江說。